84郑局长家 客厅内架着一个书画案子。一张宣纸铺在案子上,沾了墨的毛笔架在笔架上,显然主人的雅兴被张风的到来打破了。 张风坐在沙发上,默默地抽着烟,老局长在看资料。 郑局长看完资料摘去眼镜。看了看张风没有说话,在屋里来回的踱着步子。 张风:“完全属实。” 郑局长来到画案前拿起毛笔,在装有墨汁的盘子里舔着笔,而后转了话题:“怎么,真的不回家了?” 张风没有回答。 “干吗这么大的火气?老夫老妻啦,听听人家的意见也是应该的吗?” 张风喃喃地:“想起来后怕,都变的这么自私。” 老局长举着毛笔正琢磨如何下笔,听到这话转过头来:“现在不光是年轻人对一切都莫不关心啦,这叫什么信仰危机呀?!” 张风:“我看不是信仰危机,应该说是信任危机。政策一天三变。党的优良作风破坏无疑,假话空话到处讲。让人怎么能相信我们。” 郑局长:“是啊,这些年我们公安机关的威信也在下降。有人说我们是一面官司,要加紧维护法律的尊严。” 张风:“正因为如此,我觉得才应该马上宣布释放李大力,给他恢复名誉。” 郑局长看了看张风,避开话题:“来来,看看我的书法有没有长劲。” 张风不悦地:“我这火都要上房了,哪还有这个闲心。” 郑局长:“忙里偷闲吗。”挥毫写下“难得糊涂”四个大字。“怎么样?郑板桥的名言,拿去裱裱能值几个钱。” 张风的嘴在微微地抖动,一双炯炯的眸子盯着面前自己一直视为师长的上级。“谢谢。”他转身离去。 门被重重地关上。郑局长望着张风离去的背影满意的点了点头。 郑妻端着刚刚做好的菜走进客厅:“收拾东西吃饭。小张呢?” 郑局长:“走了,我将了他一军。让他自己闯荡一下吧。” 郑妻看着案子上的四个大字:“你呀,哪来的那么多的主义。” 85公安局会议室 小会议室内烟气腾腾。屋里正在开会讨论李大力一案。郑局长等局领导在座。张风在发言:“……这个教训是沉痛的,我请求局党委给予处分。” 同志们在窃窃私语。 张风接着说:“另外,李大力由于个人的恩怨,几天前纠集四庆等人在监中将曾对他逼供的向世人伤害致残。经过我们仔细的调查,这事虽然李大力没有动手,但是犯人们是为他才对向世人行凶的。这给我们的平反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,还请领导考虑怎么处理李大力一案更为稳妥些。” 甲:“我看这不能由张局一个人来担负责任,当时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吗。” 乙:“李大力是冤案。可他不能正确对待,在服刑期间破坏监规,将人打成重残。我以为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,不但不能平反,还要追究刑事责任。刑法无私。以前是无辜。可现在触犯了法律就要处罚。” 一位老同志:“他为什么不申诉呢?” 张风:“申诉过。他的材料就是被向世人给销毁了。要不是我去劳教场亲自碰上他,他的案子恐怕永远不会有个申诉。” 甲:“最好是妥善处理李大力一案。我看将他释放就可以了。现在他还是对向世人有了伤害吗。道歉什么的就算了吧。” 一位女同志:“我觉得不能把冤狱同犯罪等同而论。试想一下,他如果没有进监狱,很可能成为一名文艺战士。更何况他伤害的是曾经对他逼供的向世人。这个前因后果我们应该考虑。” 另一位:“要是承认这是我们的疏忽,公民们会怎样看待我们司法机关。这对我们以后审案、判案是不是会造成不良的影响?” 张风:“不要小看这件事。敢不敢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的过失,将会有很大的影响。” 那位老同志:“我同意张局的观点。我们劳改战线是法律最直接的带言人。为李大力平反这十年的冤狱,并非是我们的良心发现,我们应该秉公执法。挽回前几年造成的不良影响。” 一位女秘书推门而进,走的张风面前:“您的电话。” 86张风办公室 张风在接电话:“什么?……好,我马上来。” 87劳改场 张风的汽车开进场内。他从车上下来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